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论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关保英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20:26:29  浏览:89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保英 教授


关键词: 司法审查/行政成本/投入与产出
内容提要: 行政成本权衡是司法审查中一种相对深层次的行为,其具有深化司法审查内涵、扩大司法裁量权、促使行政权理性化的价值。如果合理性审查制度能够建立,那么,探讨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上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在日后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应确立行政成本控制原则,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概括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拓展行政诉讼判决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和第54条确定了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基本格局,即人民法院仅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而不进行合理性审查的制度。显然,若依这个原则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我国司法审查中人民法院是无权也无法对行政成本进行权衡的。然而,近一两年来有关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呼声越来越高,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正是在相关理论准备接近成熟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把《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纳入了立法规划之中。[1] 《行政诉讼法》的修改面临对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中一系列宏观、中观和微观制度的调整,有些甚至会涉及到司法审查的制度格局,其中合理性审查的问题就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如果届时能够在行政诉讼中确立合理性审查的制度,那么,人民法院就有权在司法审查中对行政成本进行权衡。基于此,笔者认为探讨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上的可行性。本文将对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概念、制度价值、涉及的范畴及其原则等作一探讨,以求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一、对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界定
  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是指人民法院在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时,就行政主体进行行政执法或者其他行政活动中的行政消耗及其合理性作出测评并采取后续司法措施的司法行为。一则,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是以能够进行行政合理性审查为前提的。我们知道,理论范畴上的司法审查包括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两个方面,前者指司法机关只能审查某一行政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若有法律依据即可以作出维持判决,反之,则只能作出撤销或其他形式的判决。“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司法审查主要是对行政权合法性的审查。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才能审查合理性。确立这样的审查方式之初衷在于使行政权与司法权保持各自相对独立性。行政权中有一个重要权力是自由裁量权,这一权力在各国的法律制度中基本上都予以确认,就是允许行政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属于行政系统的自由裁量权司法系统最好不要过多干预,这是现代一般国家的行政法理论。”[2] 后者则是指司法机关有权对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也即作出其是否合理的判断。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存在于合理性审查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是司法审查中一种相对深层次的行为,因为它在对行政行为进行法律形式审查之后,还要作进一步的追问。若一国行政诉讼制度仅仅确定了合法性审查原则,那么,司法审查中便无法进行行政成本的权衡。二则,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于司法审查的制度设计。所谓司法审查的制度设计是指一国所确定的司法审查的制度类型及其制度运作中的细节。一些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中既包括了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又包括了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中,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的权衡就有可能在具体行政行为之成本与抽象行政行为之成本两方面来进行。目前我国仅确立了司法审查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的单一类型,在这个相对单薄的类型中,司法审查时行政成本权衡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浅一些,即依我国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即便确立了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也只能针对具体行政行为来进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权的司法审查只限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而不能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以外的抽象行政行为,这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特色。”[3] 三则,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所监控的对象是行政主体与国家政权体系的关系。行政诉讼制度从较为广泛的意义上讲是行政监督制度,[4] 即人民法院对行政系统行使行政权进行监督的制度。在司法审查中,司法机关监督的核心则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是否理性,若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有侵害行为就有可能带来行政行为被撤销的后果。而在司法审查的行政成本权衡中,监督的核心是行政主体与国家政权体系的关系,行政主体在一个行政执法行为或者其他行为中大量消耗行政资源虽有可能不会对行政相对人造成侵害,但却完全有可能对国家政权体系造成侵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监督对象是另一种关系形式。由此可见,如果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制度能够得到确立,将会对我国传统行政诉讼的格局产生影响。上列三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切入点。如果将笔者关于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定义分解叙述的话,下列内容显然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主体是指在司法审查中由谁来权衡行政主体的行政成本。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为司法审查是由司法机关即人民法院主持进行的,因此,行政成本权衡的主体亦应当是人民法院,似乎不存在任何争论。然而,若将问题向前推演一步,情况就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知道,行政诉讼中的参与主体除了作为主导因素的人民法院外,还有对行政行为提出否定主张的原告,即行政相对人。他们在对行政行为提出异议以保护自己权益的同时,能否对行政成本提出不当性主张,进而成为行政成本的制约主体之一等问题并没有在《行政诉讼法》中作出明确规定。另外,随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人民检察院很有可能成为公益诉讼的公诉人,那么,其是否也可以成为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主体等都是有争议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司法审查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其他主体只是司法审查过程的参与者,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必须在人民法院的掌控之下运行。因此,应当认为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其他主体可以配合人民法院对行政成本进行权衡,但他们并不具备行政成本权衡的主体资格。还应指出,人民法院的行政成本权衡仅可针对已进人司法审查阶段的行政行为的成本,而对于未进入司法审查阶段的行政行为的成本其则不能进行审查。换言之,其并没有在行政诉讼之外审查行政成本的主体资格。
  第二,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内容是行政的投入与产出。行政权行使中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所谓投入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和其他行政管理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现代社会中除了这些因素外,还有诸如信息等其他软件的投入。毫无疑问,任何投入的目的都在于带来一定的社会效果,我们把行政权带来的社会效果叫做行政的产出。法治发达国家已经在一定范围内用法律规范对投入产出的关系进行调整,将提高行政效率作为规制对象就是一个例证。以《西班牙行政程序法》为例,其第29条第1项规定:“行政作用应依经济、迅速以及效率的法则展开之。”[5] 该条已不单单是对行政过程的形式连结进行调整,而主要在于对行政过程的实质进行调整。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各国行政法治基本上都有这样的趋势。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内容就是要对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的消耗与收获之关系进行考量。若发现行政主体在过大消耗的情况下并没有带来较大的产出或者收获,那么,就可以认定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成本过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通常情况下,作为原告的行政相对人可能只主张行政行为对自己权益造成侵害的那部分,而不会对行政主体投入较多行政成本进行权衡,进一步讲,这个权衡不一定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影响。
  第三,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标的是行政权力。司法审查的标的是行政行为,这是没有争议的。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司法审查的标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即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否进行审查,并依审查的结果作出相应判决,整个行政诉讼过程就是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为中心而展开的,行政行为作为审查标的的地位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标的是否也是具体行政行为呢?回答是否定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行政成本权衡的核心不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或合理性与否,其所考量的乃是行政行为的上位要素,即决定行政行为作出的行政权力。通常情况下,一个行政行为的作出是无法进行成本权衡的,因为依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实体法的规定,行政行为只要依法律规定的要件而作出就是合法的,其在作出过程中的消耗只要没有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就无法作出大与小的衡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突出的都是形式要件。而行政成本权衡则已经超越了具体行政行为本身,其是对操控行政行为的行政权力的权衡。行政权力大多设定于行政实体法之中,或者行政组织法之中,或者部门行政管理法之中,行政权力有投入与产出的成本分析基础。因此,应当认为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之标的是行政权力。这在逻辑上也是说得过去的,人民法院对行政系统的制约并不是对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制约,而是对行政主体代表国家所行使的行政权力的制约。上面已经说过,行政成本权衡所反映的是行政主体与国家政权体系的关系,因此,行政成本权衡的作用基点在行政权力方面而不是在行政行为方面。
  二、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价值
  司法审查的深度和广度在不同的政权体制之下有不同的表现,甚至在同一类政权体制之下的不同国家亦有微妙差别。 [6]我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若从制度和运作的情形观察,应当说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是不尽如人意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就在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这是国内教科书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普遍评价。[7] 基于此,我国司法审查中所关注的是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常常以行政相对人是否能够接受具体行政行为作为审查的重要依据,即便将具体行政行为置于行政合理性原则之中,其中关于合法性的审查也会尽量地与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予以结合。易言之,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深度与广度仅仅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保护联结在一起,当然这也可以算作行政诉讼制度的模式之一。但有些国家在建构其司法审查制度时则是另一种情形,其所关注的是行政权力的行使,或者司法审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制约行政权力与保护社会公众的双重价值。以美国的司法审查为例,在整个司法审查过程中,法院的功能即在于使行政权的行使更加理性。而不以防止行政权行使中侵犯行政相对人权益这一单一价值目标为核心。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条所确立的我国司法审查的宗旨并不仅是相对人权益保护这一单一价值,只是后来的制度建构忽视了对行政权力约束和考量这一相对较高的价值。该法第1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其中关于司法审查的价值目标乃是双重的,即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与监督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而依第二个价值目标,我们便能够得出在人民法院的司法审查行为中权衡行政成本乃是顺理成章之结论。那么,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究竟有什么样的法律价值呢?笔者试从下列方面予以分解。
  第一,深化司法审查内涵的价值。司法审查的内涵在我国是比较清晰的:一方面,我国的司法审查以合法性审查为原则,《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依该条规定,合理性审查目前在我国是被排除在外的。[8] 另一方面,我国的司法审查仅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对象,即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其中所突出的是审查过程中的行为属性而不是行为的过程属性。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司法审查以行政相对人的诉权为始点和终点,即审查的开始以诉权为转移,审查的终结也以诉权为转移。我们知道,诉权是归于社会个体的权利,其与公权是没有关系的。上列方面实质上框定了目前我国司法审查相对狭窄的内涵。如果我们能够在司法审查中赋予人民法院对行政成本的权衡权,那么,我国行政诉讼乃至于整个司法审查的内涵将会被明显予以深化。一则,人民法院的行政成本权衡使司法审查由合法性变为合法与合理的双重性,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的基础条件是合理性审查机制的形成。在司法审查中,司法机关对行政效率的衡量无论如何都是以合理性为基础的。二则,行政成本权衡将审查的视野由具体行政行为拓展到了行政权力,由一个行为状态扩展到了行为过程。这个拓展若能成功还有可能使司法审查拓展至抽象行政行为,因为行政机构体系中的成本是一个综合因素,具体行政行为只能权衡行政成本中的一部分内容。三则,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与行政诉讼制度构建中的权利保护价值、行政权力制约价值都有联系,一旦司法审查中人民法院能够站在监控行政权力的高度来制约行政系统,行政诉讼和司法审查的内涵将必然会得到拓展和深化。
  第二,扩大司法裁量权的价值。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都在一定范围内享有自由裁量的权力,不论行政机关、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概莫能外。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由权力行使主体享有的进行自我选择和自由处置的权力。有人认为现代宪政制度及其他规范国家权力的制度就在于既为诸种权力主体设定裁量权,又通过一定的机制控制其自由裁量权。“裁量权之建构与限定存在不同,不过二者可能存在交叉。限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裁量权不超越规定的界限,而这可以通过颁布的法律、行政规则或避免裁量权的发展超越界限等方式完成。建构的目的在于在界限范围内控制行使裁量权的方式,而这也可以通过颁布法律、行政规则以及其他方法完成。无论就裁量权之限定还是建构而言,制定行政规则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具:确立裁量权界限的规则可以对其进行限定,而明确行政官员在界限范围内之所作所为就是对裁量权的建构。”[9] 由于国家权力的性质和特点不同,不同主体行使的自由裁量权亦有所不同。立法权和司法权被认为是能够找到明确界限的权力。[10] 因此,这两种权力中的自由裁量权一是比较清晰,二是有一套严格的控制机制,如它们的自由裁量权仅仅存在于一定的幅度之内,即其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对行使权力的事态作出选择。与之相比,行政自由裁量权则要复杂得多,笔者曾经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领域作过描述,指出其存在于“幅度范围”与“空白地带”两种情况之下。前者与立法、司法裁量权相同,后者则是指在法律没有对某一事态作出规定而行政机关又必须予以处理的情况下存在的权力。[11] 总之,行政自由裁量权要远远大于司法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对等性,使司法审查中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十分有限,为了寻求两种权力在自由裁量权行使中的平衡,笔者认为应适度扩大司法自由裁量权,即允许司法机关在司法审查中自由选择处理方式,以使其对行政权的制约相对给力。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便是一种由司法机关行使的裁量权力,其根据行政权的内外在状况从深层次判定行政权行使的消耗与产出,进而制约行政权力。当然,这只是扩大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进路之一,从国家权力的总体格局上讲,司法审查中司法机关自由裁量权力的扩大必然有利于其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限制,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最终结果将使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建构起一种新的制约模式。
  第三,促使行政权理性化的价值。行政权之合法性与行政权理性化之间的关系在学界尚无深入研究。不过,从我国行以法学界的基本论点看,似乎行政权的合法性与行政权的理性化是同一意义的事物。即是说,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行政权的合法化,那么,我们也就能够实现行政权的理性化。或者说,行政权的理性化可以通过行政权合法化的实现来得到证明。正因为如此,我国行政法学界和行政法治实践中基本上不去研究行政权的理性化以及实现行政权理性化的其他手段,而是一味强调依法行政或法治行政。然而,在笔者看来,行政权的合法性仅是行政权理性化的充分条件,而不是行政权理性化的必要条件。换言之,行政合法性只能作为测定行政权理性化的指标之一,如果我们将其作为唯一指标就必然会降低行政权理性化的价值。行政权是否理性化决定于诸多因素,一方面,决定于法内因素,即如果我们在法律制度中有良好的用以规范行政权的规则,那么我们就可能保证行政权理性化的实现。在规则不好的情况下行政权即使在法内运作也仍然难以实现理性化。另一方面,决定于法外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制约行政权的除了法律规范之外,还有诸多法外因素,如科技、习惯、道德等等都能够对行政权行使的质量产生影响。目前我国司法审查中仅仅进行合法性审查似有可能使被称之为恶法的法律规范对行政权的制约变为合理,进而使非理性的行政权行使得到司法审查的认可。由此可见,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是在相对超越既成规则的情况下对行政权行使的内在性进行审视,这个审视既使行政权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法性,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化。这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尤其在我国行政实在法还存在较大不足的情况下,促使行政权行使的理性化将是目前我国司法审查的一大历史使命。[12]
  三、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范畴
  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范畴是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基本问题之一,具体指人民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究竟在哪些范围和领域对行政成本进行测评和估算。毫无疑问,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不仅仅是一个行政法学的理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应当成为行政法治实践问题,即我们应当用行政实在法将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规定下来,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的方式对行政成本权衡的一些具体事项作出规定。当然,实在法的规定是排解实务环节所有有关这个范畴争论的有效解决方法。在我国还没有确立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制度的情况下,我们从理论上先行探讨行政成本权衡的领域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第一部分作者已经指出,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标的是行政权力而不是行政行为,若笔者的这一论断正确的话,便可说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范畴甚至超越了具体行政行为本身。我国目前司法审查中有关范畴的分布是十分确定的,就是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且仅仅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审查的核心,这就使我国司法审查的范畴十分狭窄。与之相比,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范畴则要宽泛一些,我们这样说在理论上也是成立的,因为合理性审查的深度和范围要比合法性审查的深度和范围更加深刻一些。对于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范畴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若干方面分析。然而,纵向的范畴所涉及的是行政成本权衡的深度,包括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对行政效率认知的程度等等,即便我们要在行政实在法中确立行政成本权衡制度,此种纵向上的范畴我们也是无法用法律规范予以规定的。横向上的范畴则是相对确定乃至于相对静态的,我们只要能够在目前情况下将行政成本权衡的横向范畴厘清就很不容易了,笔者将这个横向上的成本权衡范畴概括为下列若干方面。
  第一,行政过程模式选择的范畴。行政过程是指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和进行行政执法的整个行为序列。其是对行政活动相对较大范围的一个总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就存在于行政过程中,或者说,行政过程是由若干具体行政行为构成的。在司法审查中,人民法院所受理的是行政相对人所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整个司法审查也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而展开的,如果人民法院不能对行政成本进行权衡,其只要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否。进一步讲,其完全可以以静态的审查方式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状况而进行审查活动。但是,一旦人民法院能够对行政成本进行权衡,其就必须将具体行政行为放置在一个较大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放置在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如以审视。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过程的模式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对于绝大多数行政管理活动而言都是如此。以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颁发许可证和执照为例,其就可以作出行政过程上的选择。如其可以根据国家的行政管理战略从开发经济管理潜力的角度赋予行政相对人经营权,也可以根据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文化权益。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赋权行为的作出存在着轻重缓急,选择先赋予何种权利后赋予何种权利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整个行政过程都决定于行政机关对问题的判断。在这个过程选择中必然存在行政成本问题,即选择此一行政过程即可能会增加社会财富,并符合当事人利益。而选择另一种模式则有可能增加社会负担,还有可能侵犯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正如法国学者迪韦尔热所分析的:“人们发现刻板的官僚模式使它难以适应新情况。这种模式还造成领导人与执行者、执行者与公众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又造成能量的巨大消耗;组织无法去实现其目标,把精力尽花费在调整这些冲突上。有些人称,这些缺陷不可能真正克服,因为克服缺陷的手段最终只能进一步加深组织的官僚主义性质。内部冲突及与公众的冲突导致加强控制和建立新的调整规则,这就使体制本身更加臃赘。”[13]基于此,他建议,权力必须溶于机构之中,“机构使权力易于接受,因为机构在下属同上司从不接触的情况下,抹掉了下属对上司的屈辱地位感。” [14]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第一个范畴便是对行政主体行政过程模式选择的判定。对于那些选择不当或错误或增加社会负担的行政过程可以进行适当的司法处置。
  第二,行政行为方式选择的范畴。行政行为的概念在行政法学界是有争论的:“行政行为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行政行为的概念。自1826年起,德国法学家从法国引入了行政行为这个概念,并且将其发展成为德国的概念。最初,行政行为包括根据公法或私法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后来,行政行为的范围逐步限定于那些在公法领域中采取的行政措施。1895年,奥托·迈耶教授在其论述德国行政法的鸿篇巨著中,把行政行为权威性地定义为:行政行为是关于‘在个别的条件下决定某个权利主体的权威性宣告’。”[15]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行政行为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其都是行政主体对有关的行政事务进行处置时采取的一个手段,行政行为是对行政主体采取的行政手段的一个抽象。即是说,在行政行为的概念之下可以包括诸多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个行政行为都包含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以行政许可行为为例,其中就包括告知、批准、执照颁发等行为方式。行政处罚等行为也不例外,其中也包含着告知、科罚、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执行等若干个不同的行为方式。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中所包含的行为方式常常是不确定的,当然,如果法律规范对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方式规定了严格的形式要件时,行政主体就无法进行选择。但事实是,行政法规范一般只规定行政行为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规定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依据,而对行政行为中具体的行为方式并不一定有严格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主体对行政许可的监督行为为例,其就没有规定行政主体具体应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监督许可权益人。这样一来,行政主体在进行监督时就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行为方式。我国绝大多数行政行为在作出时,行政主体都有选择相应行为方式的权力。某一行政行为被诉以后,行为方式的选择状况便不能作为判决被告违法与否的依据,因为任何一种行为方式的选择只要不违反法律明文禁止的事项,都应当说是合乎行政主体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但是,人民法院在行政成本权衡中则可以对行为方式进行考量,若行政主体选择此一行为方式更能节省行政成本,其却选择了彼种行为方式,人民法院便可以作出适当的司法处置。
  第三,行政程序选择的范畴。行政程序在行政法学理论中可以划分为诸多类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就将行政处罚决定程序分为三种,一是简易程序,指行政主体在对案件事实清楚且证据充分确实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时适用的程序。二是一般程序,指行政主体在对一般行政违法行为作出处罚时适用的程序,这是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包括调查、决定、执行等具体的程序环节。三是听证程序,指行政主体对重大复杂的行政违法案件进行处罚时适用的查清案件事实的特别程序。上列三个程序在行政处罚中的适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存在选择问题,即究竟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适用一般程序在有些案件中是有选择的、是否一定适用听证程序同样存在选择。在《行政处罚法》有严格规定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在其他的行政行为中情况则更加复杂。由于我国没有制定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程序散见于诸多的部门行政管理法之中,每一个部门行政管理法对行政程序的设计并不是针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而是针对该行政管理领域的,例如有关土地行政管理中行政行为的程序即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之中,有关水行政管理的行政行为程序则反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其他有关水利管理的法律规范之中。此种复杂的程序规则使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有诸多的程序选择,如在一些行政处罚中既可以选择一般程序又可以选择简易程序等等。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中,只要人民法院能够找到行政主体程序上的依据,那么无论这个程序是如何选择的,都可以判定该行政行为合法。但是,司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则包含另一种情形,人民法院可以进一步判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选择中的合理性与否。对于过度增大行政成本的程序选择同样可以作出司法处置。
  四、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与《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走向
  在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权衡行政成本的问题,即《行政诉讼法》并没有赋予人民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权。然而,在笔者看来,人民法院即便在目前的行政诉讼制度之下亦有一定的权衡行政成本的空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行政诉讼法》赋予了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作出司法建议的权力。所谓司法建议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在案件作出判决之后,可以针对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些许瑕疵,建议让其整改或者今后予以注意的司法行为。司法建议可以在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情况下作出,也可以在判决行政机关胜诉的情况下作出,其主要针对的是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存在的程序上或实体上的些许瑕疵。显然,人民法院完全可以对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时的行政成本过大或者不考虑行政成本的行为提出司法建议,让其在今后作出同样行政行为时予以注意,甚至可以提醒其在行政执法中注意培养效率意识。美国学者戴维斯就曾尖刻地指出:“当私方当事人就其所认为的政府官员造成的非正义诉诸法院寻求救济时,政府或许可以:第一,尽其所能促成根据实体内容做出司法判决;第二,反其道而行之,花费纳税人的钱财让政府律师在根据实体内容做出司法判决的路上设置重重障碍;或第三,采取某种中间路线。我的看法是第一种路线比较合理,而第二种路线则是不可原谅的。”[16]不言而喻,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之下,人民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最高的处置手段也只能是司法建议。基于此,笔者认为从行政成本权衡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出发,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诉讼制度写进《行政诉讼法》之中。那么,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究竟应当如何处理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笔者认为下列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1)确立行政成本控制原则。现行《行政诉讼法》有两类原则,一类叫共有原则,即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三大诉讼都有的原则,其中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合议原则、辩论原则、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等,这些原则在三大诉讼法典中都作了规定,在三大诉讼中的内容和适用都是大致一致的。第二类是特有原则,即只有行政诉讼法才有的原则,行政法学界认为下列三个原则是特有原则:一是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二是在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这个原则在其他两个法典中并没有列举规定,因为在其他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是毋须强调的,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与被告具有完全相同的地位,没有必要再作出这样的强调。而在刑事诉讼中原告与被告的平等是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的。行政诉讼则不同,行政主体只能当被告且不能反诉,尤其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制度更是使其在诉讼过程中处于劣势。但是,行政主体在执法中的优势地位使其在行政诉讼中必须在表面上处于劣势。即是说,在本质上讲,行政诉讼中原被告地位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引起误解,行政诉讼法将其作为一个原则予以强调。三是人民检察院对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原则。由于人民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与在刑事、民事诉讼中有完全不同的权力范畴,故而将其作为一个特有原则规定下来是顺理成章的。上述特有原则在行政诉讼法中的出现近年来遭到了学界的普遍质疑和批评,尤其人民法院只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更是成为质疑较多的一个原则。 [17]诸多学者主张应当将合理性审查同样作为一个原则写入行政诉讼法之中。当然,合理性原则如果能够被写进《行政诉讼法》,即意味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有了重大突破。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也有了相应的依据。但是,笔者认为,若要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确立行政成本权衡的制度,就必须在《行政诉讼法》总则部分增加一个新的原则,那就是行政成本控制原则。将这个原则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行政法制监督等指导思想性条款并列起来,即通过这个原则使《行政诉讼法》较目前多一个功能,即行政成本控制的功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这两个功能无论如何也不能涵盖行政成本控制功能。该功能被确定以后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的行政成本权衡也就有了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2)建立行政公诉制度。行政权被卢梭定位在一个比例中项上。 [18]依其论点,行政权的一端是主权者,如果我们对主权者作一个相对概括的理解的话,它便指的是国家及其国家政权机构的整体,如果作相对具体的理解的话,则主要指表达国家意志的立法机关。另一端则是臣民,即承受行政权力的社会公众,也就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权力的行使有可能在上列两端都出现侵权情形,要么通过不当行政行为侵犯社会公众的权利,要么通过不当行政行为侵犯国家的权力。《行政诉讼法》作为权益或权利救济的法律究竟应当救济何种权(利)力,便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若把行政权放在卢梭所说的比例中项上分析,其与国家政权体系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便是一个较大范畴中的两个支范畴。既然通过《行政诉讼法》救济了受侵犯臣民的权益,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建立一个与之对应的救济受侵犯国家权力的制度呢?进一步讲,目前行政诉讼制度仅仅救济私权而没有救济公权。近年来学者们建议在行政诉讼中设立公益诉讼的范畴,但都没有从目前行政诉讼制度权益救济的片面性出发进行论证。救济了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原告的私权只是实现了权利救济的一部分功能,而较大一部分的公权被侵犯后则无法救济,行政公益诉讼建立以后便可以改变目前的格局。公益诉讼的主体既可以是不特定的法定主体,又可以是作为公权行使者的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的标的可以是行政主体任何侵犯公共权益的行为或者任何不当的权力行使,也可以是任何在行政权行使中的消极表现,包括对行政相对人的消极和对国家的消极。目前对行政相对人的消极可以通过行政不作为诉讼进行救济,而对国家的消极则无法救济。行政权对国家的消极最为核心的表现就是不注重行政效率的提高,而任何不提高行政效率的行为都人为地扩大了行政成本。因此,建立公益诉讼是司法审查中行政成本权衡的制度基础,因为在有关行政相对人捍卫私权的行政诉讼中行政成本的权衡是十分有限的。
  (3)概括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行政诉讼法典中的行文方式是最为讲究的,其关于受案范围的规定采取了列举的方式,其目的在于使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明确化。其一,通过列举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哪怕是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也不能接受司法审查。这个排除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在我国即便是乡镇人民政府也能够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 [19]进一步讲,我国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行为也只有一部分可以接受司法审查。其二,通过列举将内部行政行为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行政系统中的内部行政行为虽然不直接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发生关系,但其对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常常有间接影响,而且内部行政行为关系到行政权行使的质量。其三,行政诉讼法还排除了对行政机关最终作出的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权。也即是说,人民法院无法对行政机关最终作出的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而在我国行政过程中行政机关最终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不少,有些甚至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对于土地权属的确认等具体行为,复议机关的决定就是终局决定。除上述外,还有一些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限制。笔者认为,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采取列举规定的方式严重制约了我国司法审查的范围。以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为例,目前的受案范围只能使人民法院在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行使中进行成本权衡,而对于抽象行政行为中的成本则无法进行权衡。然而,行政法治实践中的事实是,一个抽象行政行为常常会导致若干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若能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便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要在行政诉讼制度中建立行政成本权衡制度,就必须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文方式进行调整,具体而言,用概括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是最好的,通过概括规定,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一个行政行为是否能进行司法审查并进而进行行政成本权衡,其决定权在人民法院而不在行政机关,这也应当说是司法裁量权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体现。
  (4)拓展行政诉讼判决类型。目前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的类型似乎是比较完善的,其中包括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变更判决和促使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判决等。上列判决类型在处理行政行为与私权的关系时是比较周全的,既包括了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情况下的撤销,也包括了行政行为在合法情况下的维持,还包括了行政处罚在不当情况下的变更等。同时,还有行政机关不对行政相对人履行职责时的履行判决等等。然而,这些判决中没有一个能够保护行政机关对公权力造成的侵害。因此,如果我们要在行政诉讼中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相应的判决方式也必须作出改变,也即应当拓展目前的判决类型,如我们可以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督促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能的判决,而且可以把目前行政诉讼法中的司法建议改为判决加以运用。目前的司法建议没有任何约束力,人民法院作出司法建议后行政机关既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既可以给人民法院有所反馈,也可以不予以反馈。如果将司法建议改为判决就使其有了与其他判决一样的拘束力,行政主体如果不予接受,人民法院便可以采取司法强制。司法审查中的行政成本权衡如果具有了司法强制力,那么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也就有了质的飞跃。






注释:
[1]第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中就有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内容,但由于理论准备和实务准备都不十分到位,因此,在十届人大期间该法并没有进入修改的议程中。所谓该法修改的理论准备不成熟,是说《行政诉讼法》究竟如何修改在理念问题上和制度设计的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共识,而且争议还比较大。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甚至存在认识上的对立。至于实务准备不到位,是说不论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尤其行政机关还只能够适应目前《行政诉讼法》的内容,对于一些新的内容既无思想上的认识,也无制度上如何承受的准备。以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为例,在该解释将行政诉讼法的相关内容细化以后,一些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就感到极大的不适。十一届全国人大期间是否一定能完成对该法的修改,仍有很大疑问。
[2]关保英:《行政法教科书之总论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6页。
[3]前注[2],关保英书,第606页。
[4]应松年教授主编的《行政法学新论》一书在“对行政的监督”一篇中设置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章节。依这个体系设计,行政诉讼乃是行政监督的构成部分。这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行政法学对行政监督与行政诉讼关系的认识。参见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56页。
[5]萧榕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行政法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294页。
[6]司法审查的深度与广度的复杂性通过法系的分析也可以得到佐证,例如,同是大陆法系,但在不同的国家,司法审查的广度和深度亦有较大差别。法国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之一,其司法审查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任何其他大陆法系国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可以去深究的,也许决定于一国的历史传统,也许决定于一国的法律文化,也许决定于一国司法审查制度设计时的偶然事件等等。
[7]如有学者认为,建立和发展行政诉讼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诸多经典作家关于公民对公务人员行使监督权的论断,可以说是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思想基础。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具有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及索赔权的规定,则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参见杨海坤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193页。
[8]近年来,在有关修改《行政诉讼法》的讨论中,诸多学者主张对行政合理性进行审查应作为该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理由在于合法性审查仅是司法审查的一个方面,合理性审查则是司法审查的另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只承认一个方面就是片面的司法审查制度。换言之,要建立全面的司法审查制度就必须赋予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进行合理性审查的权力。
[9][美]肯尼斯•卡尔普•戴维斯:《裁量正义》,毕洪海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8-109页。
[10]参见李惠宗:《行政法要义》,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6页。
[11]“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于两种情况下,第一种情况是‘空白地带’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所谓‘空白地带’是指法律规范没有规定,但行政管理必须予以处理的那些特殊事态。在此情形下,执法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一个标准,对案件予以处理,在选择时既要考虑法律原则,又要考虑合情合理。此一范畴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行政法学理论中基本上被忽视了。第二种情况是‘幅度范围内’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理论以及有关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法律原则要求选择必须适度,即不能使自己选择的标准与行为性质应该承受的结果不一致。”参见关保英编:《行政法案例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12]如近一段时间来行政实务部门和行政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即“钓鱼执法”,就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中为了取证方便或者为了完成某一执法行为而采用为行政相对人下诱饵的方法使其实施违法行为进而予以处理的行政执法行为。称“钓鱼执法”乃是人们对行政主体一些不当执法行为的形象比喻,它本身并不是法律上的专门用语,这与行政滥用职权、行政超越职权等不当执法有很大区别。其实,钓鱼执法所描述的此类执法以钓鱼作比喻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在钓鱼的概念中有愿者上钩的涵义,而钓鱼执法中行政主体的整个行为过程是以设置陷阱为根本的。这说明我国行政权行使中的非理化还是非常明显的。
[1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14]前注[1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书,第174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发布《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费收结算试行办法》的通知(已废止)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发布《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费收结算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9年5月5日,交通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各计划单列市交通局:
为了适应汽车零担货物运输发展,统一全国汽车零担货运费收结算方法,我部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全国各片区省际零担货运费收结算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了《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费收结算试行办法》,现予发布,自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费收结算工作是汽车运输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业务。零担货运中转环节多,各项费收结算频繁,必须切实加强管理。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抓紧做好施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各级运价、运务、财务等有关业务人员学习该《办法》,并将施行中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随时报部。

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费收结算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汽车零担货物运输发展,统一费收结算方法,简化手续,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汽车零担货物运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汽车货运站费收规则》以及汽车零担货物运输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办理省内、省际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起运、中转和到达站之间,承运人和货运站之间,发生运输业务费收结算关系者,均按本办法办理。
第三条 零担货物运输中转环节多,各项费收结算频繁,汽车货运站和汽车运输企业必须设有专人负责费收结算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结算单位之间,货运站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应当密切衔接,防止费收、承运脱节,做好结算凭证传递和收款工作,结算中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不得延误和拖欠。

第二章 结 算 费 目
第四条 货运站与承运人结算的费目:
(一)货物运费,由始发站至到达站的全程运费,包括中转区段各程运费。
(二)过桥、过渡、过隧道、过路(收费公路)费。
(三)组货劳务费,由受理站从运费中提取。
(四)车辆站务费,由承运人直接交付。
第五条 货运站之间结算的费目:
(一)仓储理货费,直达零担货运由到达站向起运站收取;发生中转的由到达站向中转站收取;发生两次中转的,第二程中转站向第一程中转站收取。
(二)中转换装包干费,由中转站向起运站收取;发生两次中转的,类同第一款办理。

第三章 费 收 结 算
第六条 结算方法
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费收的结算,采取“统一收费,逐站结算,分段计收,委托收款”的办法。即由受理站收费后,按货物运送方向,逐站扣除本站应得费收后,将应付承运人的运杂费和到达站或中转站的站务费收(包括由中转站依次下移的全部运费和站务费收在内)分别开具结算清单,承运人和中转站或到达站凭此单编制汇总结算清单,通过开户银行分别向前方站(或该站所属企业)委托收取本次运杂费、应得站务费收和应下移的运费及站务费收。
第七条 结算凭证
汽车零担货物运输费收结算,采用下列三种统一的结算凭证:
(一)汽车零担货运直达(或中转)结费清单
根据货票,按承运零担货物车辆填列,是起运、中转和到达站之间办理运杂费及站务费收结算的原始凭证。结算清单一式六联。
(二)汽车零担货运汇总结算单
根据零担货运结算清单,按合同规定结算期限,汇总填列,是收款人向银行办理委托收款的结算凭证。汇总结算单一式四联。
(三)汽车零担货运结算订正单
由发现费收计算错误的站方或承运人填列,作为订正运杂费和站务费收差错的凭证。订正单一式三联。
第八条 结算程序
汽车零担货运费收结算程序,采用由起运站开始逐站填列结算清单,下站向上站逐站委托收款结算的方法。具体结算程序如下:
(一)结算清单填列和传递
货物起运前,起运站依据货票开具结算清单,业务人员填列结算清单中有关本区段运费计算部分的栏目,财务人员填列结算清单的其他部分栏目。根据货物直达或中转的不同,分别填列直达或中转结算清单。对同一运次相同中转或到达站的货物,合并开具结算清单;对不同中转和到达站的货物,不得合并填列同张结算清单。
结算清单的传递程序:第一联起运站业务存查;第二、三联由起运站业务人员上交本单位财务部门;第四、五、六联随货同行,由承运车辆驾驶员携带交付中转站或到达站,经车站业务人员签收后,第四联由驾驶员上交承运单位财务部门;中转站或到达站业务人员负责将收到的结算清单,按单据号码顺序分线进行登记,第五联转交本单位财务部门,财务收到单据后,即在单据号码本上签字,第六联由中转站或到达站存查。
(二)收款
1.承运人财务部门接到结算清单第四联后,核对结算清单中的本次运费,凭此联作为分期编制零担货运汇总结算单的依据。以汇总结算单第三、四联和结算清单第四联,通过开户银行向起运站收款。
2.中转站或到达站财务部门接到结算清单第五联后,进行核实,凭此联作为编制全部应结算运费和站务费收的汇总结算单的依据。以汇总结算单第三、四联和结算清单第五联,通过开户银行向起运站收款。
(三)付款
起运站财务部门接到承运人和中转站或到达站的结算付款凭证后,将收到的结算清单第四、五联和本站已入帐的结算清单中的第二、三联核对无误后,将汇总结算单第四联分别寄回收款单位,并由开户银行付款。
(四)订正。
起运站、中转站或到达站和承运人财务部门核对结算清单或汇总结算时,发现差错应逐笔查对、核实,并填列汽车零担货运结算订正单,说明订正数额和原因。订正单随需要订正的结算清单或汇总结算单传递,经对方认定后,按订正数付款。
第九条 公路、铁路或公路、水路零担货物联运费收的结费。
公路、铁路或公路、水路零担联运费收结算,涉及铁路、水路运输部门的费收结算办法。公路汽车货运站应与铁路、水路运输部门共同协商解决。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结算方法:
(一)公路、铁路或公路、水路全程一次收费
由起运站一次向托运人核收各种运输方式全程运费和其他费收,对公路、铁路或水路各段的运费和各站(港)其他费收,实行代收代支。
(二)公路、铁路或公路、水路分别计费
按照不同运输方式的起运站或到达站(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结算方法。
起运站是公路,到达站(港)是铁路或水路,公路起运站向托运人核收公路区段运费和公路汽车货运站的有关费收;零担货物经铁路或水路转运至到达站(港)后,由铁路到达站或水路到达港向收货人核收铁路或水路运费和港站的有关费收,即“公路起收,铁路或水路到收”的结算方式。
第十条 结算凭证印制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统一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负责安排印制。各汽车运输企业、货运站必须建立结算凭证的登记、领发、交接、注销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数据正确,帐实相符。已使用过的结算凭证,根据会计凭证归档保管的规定,期满时按法定程序销毁。

第四章 汽车零担货运差错的费收结算
第十一条 在货物交接时,中转站或到达站发现票货分离,有票无货,应在货物交接清单和结算清单上签注“××号货物未随车发运,有票无货”字样,作未到达货物处理。中转站或到达站和承运人不得向起运站收取本运次的运费和站务费收。
第十二条 在货物交接时,中转站或到达站发现有货无票,货物标签注明到站相符,则应在货物交接清单和结算清单上签注“有货无票”字样,作已到达货物处理。车站收货后补开计算货物运费、站务费收等各项费收的结算清单,向起运站补办收款手续。
第十三条 在货物交接时,发现货物错运,费收结算按以下办法处理:
(一)货物流向错运,到达站应将错运的货物及其货票、运单退回错发的起运站。同时,要单独填写回运的结算清单,注明“退回错发运货物”字样,对错发回运货物可视作中转的货物,在结算清单的付款单位上填写错发货物的起运站单位名称。结算清单经承运车辆驾驶员签证后,到达站凭此单第五联向货物错发站收取该批货物的中转换装费与仓理费的差额。
承运车辆的驾驶员将错发货物运回,经错发站在结算清单上签收后,承运人凭此单收取本次运费。
(二)货物越站错运,到达站应将货物连同货票、运单一并退回货物的中转站或转运至终点站。在回运或转运时,到达站应单独填列结算清单,注明“退回越站错发货物”,经承运车辆驾驶员签证后,凭此单第五联向货物错发站收取从货物到达站至中转站或终点站应补收的错运和回运或转运区段的运费和站务费收。结算清单的付款单位上填写错发货物的起运站单位名称。
承运人和终点站按正常结算程序向前方原错运的到达站收取本次运费和站务费收。
第十四条 凡由于货运站或承运人责任而造成货运差错的一切费用支出,均由责任方负担。
第十五条 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阻塞而造成运输阻滞时,托运人要求退运,办理货物退运的货运站,在退运给托运人未完成路段的运费时,不得向货物受理站收取受理站已提取的货物未完成运输路段的组货劳务费。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附:汽车零担货运结算清单
一、式样:见附表一、二。
二、表式尺寸:长×宽(24cm×18cm)16开纸型。
三、印制规格:汽车零担货运结算清单,为薄纸复写式,用28克白色打字纸印制,表式字样采用宋体字。统一加印顺序号,顺序号码为六位数,由000001--100000号,并以A、B、C、D……循环。顺序号码前冠印经营单位简称(例:京A000001)。每组一式六联,第一联黑线黑字,右侧框外加印“存据”;第二联红线红字,右侧框外加印“站务费收报核”;第三联蓝线蓝字,右侧框外加印“运货报核”;第四联黄线黄字,右侧框外加印“承运人结算凭证”;第五联绿线绿字,右侧框外加印“中转站或到达站结算凭证”;第六联紫线紫字,右侧框外加印“到达站存查”。
每50组为一本,左侧胶边装订。
四、使用方法:结算清单是零担货运经营单位之间运杂货和站务费收结算的依据,按直达与中转货物分单逐项填写。不同到达站不得合用一单。结算清单的移交程序详见本办法第八条。

附表一 ××省汽车零担货运直达结算清单 A000001
----------------------------------------------------------
|起运站 (盖章) |
|------------------------------------------------------| 收款单位----------------
|到达站 | 19 年 月 日
|------------------------------------------------------| 付款单位----------------
|运 距 (公里) |
|------------------------------------------------------|----------------------------------------------------
| 货票 | | 运输 | 包 | 件 | 计费 | 运价率 | 运费 | 站务费
| | 货名 | | | | 重量 | (元/吨 | | 计费
| | | | | | | | | 重量
| 号码 | | 号码 | 装 | 数 | (千克)| 公里) | (元) | (千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备 注 | |到达站|
| | |签 收| 19 年 月 日
--------------------------------------------------------------------------------------------------------------
--------------------------------------------------
| 仓理费 | 过桥费 | | 小计 |
| | | | |
| | | | |
| (元) | (元) | | (元)|第
|------------|------------|--------|--------|一
| | | | |联
|------------|------------|--------|--------|存
| | | | |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承运车号 驾驶员 配装 制单
附:(1)粗线框以外各栏由起运站业务填列,框以内各栏由财务填列。
(2)过桥费包括过桥费、过渡费、过隧道费、过路(指收费公路)费。

附表二 ××省汽车零担货运中转结算清单 A000001
--------------------------------------------------------
| 起运站 | (盖章) |
|--------------|------------------------------------|
| 到达站 | | 19 年 月 日
|--------------|------------------------------------|
| 运 距 | 公里 |
|--------------------------------------------------------------------------------------------------
| | | | | | | | | |
| 货票 | 受 | | 运输 | | 件 | 计⌒ | 运 价 率 | 本 |
| | 理 | 货名 | |包 装| | 费千 | | 次⌒ |
| 号码 | 站 | | 号码 | | 数 | 重克 |(元/吨公里)| 运元 |
| | | | | | | 量∨ | | 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备 注 |
| |
----------------------------------------------------------------------------------------------------
收款单位------------------
付款单位------------------
----------------------------------------------------------------------------------------------------------------------
| | | 应 下 移 运 杂 费 (元) | |
站务费 | 本 次 | 本 次 |----------------------------------------------------------------------| 应下移 |
计费重量| 中转费 | 过桥费 | 终 | ∧ | | 中 转 | 仓 | | | 过桥费 |
(千克)| (元) | (元) | 点 | 运公 | 运费 |----------------| 理 | | 小计 | (元) |
| | | 站 | 距里 | | 次数 |中转费| 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联
--------|----------|----------|------|--------|--------|--------|------|------|------|--------|----------|
| | | | | | | | | | | |存
--------|----------|----------|------|--------|--------|--------|------|------|------|--------|----------|
| | | | | | | | | | | |根
--------------------------------------------------------------------------------------------------------------------|
|到达站| |
|签 收| 19 年 月 日 |
----------------------------------------------------------------------------------------------------------------------
承运车号 驾驶员 配装 制单
附:(1)粗线框以外各栏由起运站业务填列,框以内各栏由财务填列。
(2)过桥费包括过桥费、过渡费、过隧道费、过路(指收费公路)费。

附:汽车零担货运汇总结算单
一、式样:见附表三。
二、表式尺寸:13cm×10cm(32开纸型)。
三、印制规格:汽车零担货运汇总结算单为薄纸复写式,用28克白色打字纸印制。表式字样采用宋体字,统一加印顺序号,由000001--100000号,并以A、B、C、D……循环。顺序号码前冠印经营单位简称。每组一式四联,第一联黑线黑字,第二联红线红字,第三联蓝线蓝字,第四联黄线黄字;各联右侧框外分别加印:“第一联存查”,“第二联报核”,“第三联付款单位记帐凭证”,“第四联结算回执凭证”的字样。
每100组为一本,上沿胶边装订。
四、使用方法:详见本办法第八条。

附表三 × ×省汽车零担货运汇总结算单 A000001
(19 年 月份)
付款单位: 收款单位:
----------------------------------------------------------------------------------------------
| | 结算金额 | 提取比例 | 提 取 额 | 实收金额 |
| 结算项目 | | | | |
| | (元) | (%) | (元) | (元) |
|----------------|----------------|----------------|------------------|----------------|
| 本 |运 费 | | | | |
| |--------|----------------|----------------|------------------|----------------|
| 次 |仓理费 | | | | |
|------|--------|----------------|----------------|------------------|----------------|第
| 应 |运 费 | | | | |一
| |--------|----------------|----------------|------------------|----------------|联
| 下 |中转费 | | | | |存
| |--------|----------------|----------------|------------------|----------------|查
| 移 |仓理费 | | | | |
|------|--------|----------------|----------------|------------------------------------|
| 过 |本 次 | | 结 算 清 | |
| 桥 |--------|----------------| | |
| 费 |应下移 | | 单 张 数 | |
----------------------------------------------------------------------------------------------
----------------------------------------------------------------------------------------------
| |
| 备 |
| |
| 注 |
| |
|------------------------------------------------------------------------------------------|
| | |
| 实收运杂费 | |
| |拾 万 千 百 拾 元 角 分|
| 合 计 | |
| | |
----------------------------------------------------------------------------------------------
财务科公章 科长 复核 制单
制单日期 年 月 日

汽车零担货运结算订正单
一、式样:见附表四。
二、表式尺寸:24cm×18cm
三、印制规格:汽车零担货运结算订正单,为薄纸复写式,用28克白色打字纸印制,表式字样采用宋体字。统一加印顺序号。由000001--100000号,并以A、B、C、D……循环。号码前冠印经营单位简称。每组一式三联,第一联黑线黑字,第二联红线红字,第三联蓝线蓝字;各联右侧框外分别加印:“第一联存查”,“第二联订正单位记帐凭证,”“第三联收款单位记帐凭证”。
每50组一本,左侧胶边装订。
四、使用方法:详见本办法第八条。

附表四 × × 省 汽 车 零 担 货 运 结 算 订 正 单 字第000001
订正单位 年 月 收款单位:
--------------------------------------------------------------------------------------------------------------
| | | | | | | | | | |
| | 结单 | 结单 | 起 | 到 | 运∧ | 运价率 |运费计 | 本次 |站务费 |
| | 算号 | 算顺 | 运 | 达 | 公 | |费重量 | 运费 |计费重量|
| | 清码 | 清次 | 站 | 站 | 距里 |(元/吨公里)|(千克)|(元) |(千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票 | | | | | | | | | |
|----------|--------|----------|--------|------|--------|--------------|--------|--------|--------|
| 订正 | | | | | | | | | |
|----------|--------|----------|--------|------|--------|--------------|--------|--------|--------|
| 原票 | | | | | | | | | |
|----------|--------|----------|--------|------|--------|--------------|--------|--------|--------|
| 订正 | | | | | | | | | |
|----------|--------|----------|--------|------|--------|--------------|--------|--------|--------|
| 原票 | | | | | | | | | |
|----------|--------|----------|--------|------|--------|--------------|--------|--------|--------|
| 订正 | | | | | | | | | |
--------------------------------------------------------------------------------------------------------------
--------------------------------------------------------------------------------------------------------------
| 原票 | | | | | | | | | |
|----------|--------|----------|--------|------|--------|--------------|--------|--------|--------|
| 订正 | | | | | | | | | |
|----------|--------|----------|--------|------|--------|--------------|--------|--------|--------|
| 原票 | | | | | | | | | |
|----------|--------|----------|--------|------|--------|--------------|--------|--------|--------|
| 订正 | | | | | | | | | |
|----------|--------------------------------------------------------------------------|--------|--------|
| | 应 退 (补) 金 额 小 计 (元) | | |
|----------|--------------------------------------------------------------------------|--------------------
| | 应 退 (补) 金 额 合 计 (元) | |
--------------------------------------------------------------------------------------------------------------
----------------------------------------------------------------------------------------------------------------------
| | 应 下 移 运 杂 费 (元) | | |
本 次| 本 次 |----------------------------------------------------------------------| 应下移 | |
仓理费| 过桥费 | 终 | ∧ | | 中 转 | 仓 | | | 过桥费 | 备 注 |
(元)| (元) | 点 | 运公 | 运费 |----------------| 理 | | 小计 | (元) | |
| | 站 | 距里 | | 次数 |中转费| 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联
| | | | | | | | | | | |
--------|----------|------|--------|--------|--------|------|------|------|--------|----------|----------|存
| | | | | | | | | | | |
--------|----------|------|--------|--------|--------|------|------|------|--------|----------|----------|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万 千 百 拾 元 角 分 ¥------------------------ |
----------------------------------------------------------------------------------------------------------------------
财务科公章 科长 复核 制表
附:本表只需填写结算清单号码和需要更正的栏目。 19 年 月 日



俄罗斯法官的独立性及法院的权利
游军编译

  后苏联俄罗斯法律秩序的形成有赖于独立的并且拥有真正权利(特别是对于政府官员来说)的法院及法官。但实际情况是法官依附于地方党的领导,由地方党的领导决定法官的任职及得到其提供的各种服务和待遇。与此同时,各级法院在审查对政府官员违法行为的起诉及在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庭前阶段的监察功能方面与检察院相比均处于次要地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俄罗斯法院系统改革派们尝试着通过改变法官的选拔办法及任职期限,甚至通过扩大法官权能等一系列办法来消除上述存在的缺陷及不足,尽管从立法发展角度来看改革者们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但这些新法律的适用问题也遇到了重重困难,而这些阻碍也正是由于法律本身的频繁改动所造成的。
一、选举法官候选人
  俄罗斯改革派希望通过改革选举法官候选人的体系来消除法官对政客的依附,但这决非轻而易举之事。按照1989年改革各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任职期限从5年增加到10年,确定了有望当选为法官候选人的选举程序,并向各州苏维埃政府公布了这样的法律,即由党的领导确认选举法官候选人资格,并由其批准法官的最终任命,其结果导致了这些苏维埃代表们开始自己任命法官。1992年俄联邦确立了法官任职终身制的原则,并肯定了由法官评审委员会选举法官候选人的程序。1993年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的俄联邦新宪法对法官的职权期限没有作出规定,但却相应地使1992年有关终身任职的法官的地位状况的法律生效。与此同时,新宪法赋予总统特权,由总统向联邦苏维埃提名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仲裁法院法官候选人,并有权任命其它联邦法院的法官。
  但当国家杜马1993年7月授予俄联邦最高法院院长权力任命人民法院院长并确定州法院主席团成员时,叶利钦否决了这项修改意见,原因是这与由他任命所有联邦法院法官的宪法规定相抵触(最高法院除外,他只提名最高法院法官的候选人)。对于总统独揽各州以及同级别法院法官的任命大权,不满情绪充斥法院机构领导人中间,高级法官们都希望总统委员会中那些无名官员们手中握有真正选举法官的权力。相应地1994年6月最高法院、宪法法院和最高仲裁法院的院长联名向杜马提交了各自关于法官状况的法律修改案。草案在肯定总统在法官任命上作用的基础上,呼吁制定选拔和审核法官候选人的程序,当然这需要有对此感兴趣的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其中也包括他自己。草案还规定总统将在最高法院和最高仲裁法院提交的候选人名单中指定任命。显而易见,该草案提出的修改意见,是通过保留选拔和审核候选人的现存体制与总统任命相结合的途径,从而使选举法官候选人程序免于官僚化的。1994到1996年间与任命法官相联系的一切问题的示明晰性和紧迫性,随着96年底通过的联邦宪法性法律《关于俄罗斯联邦的法院体制》得以解决。尽管新法律无疑保证了各区域及其共和国政府拥有选举法官的发言权,但也强调指出,以总统为代表的联邦政府在选举法官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法院的独立性及其改组
  新宪法为改组法院开辟了道路,它赋予联邦各主体组建地方法院的权力,但1994年底讨论过的所有关于法院组织的立法草案(包括那些由司法部、法官协会和国家法律管理局起草的)都假定上述法院将置于联邦监督之下。当1995年国家杜马通过了俄联邦关于改革法院系统的法律之时,法院组织已确定了杜马草案中未予规定的联邦跨州法院系统,并赞同法院系统独立统一的观念。但在8月份,联邦苏维埃否决了议案并将其驳回杜马。上议会议员们反对独立统一的法院系统的立法原则和总统独揽任命法官大权这一基本观点,这些身为联邦主体行政和司法部门的领导人物,他们仍坚持更为分散的法院系统的管理。为此1996年总统委员会同联邦主体领导人达成了最大让步,即每个联邦主体均可运用自有资金来组建宪法法院和规章条例法院,并予以拨款,而且可以全权制定并公布与上述联邦主体基本法律相一致的地方指令和行政命令。
  在后苏联俄罗斯法院和法官的现实情势十分复杂,在法官队伍中普遍性地存在干部流动性大的问题,仅在1996年初就有18%的职位空缺。成为法官就意味着地位低下,薪金微薄(这是在新的个别部门同律师工作相比较而言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法官阶层的未来女性化(1996年女法官占到法官总数的58%以上)。大多数法官都忙于大量繁多的案子,很难找到陪审员参加诉讼程序。最糟糕的是,从事法官工作成为一项危险的事情。因而通过保护法院和法官住所,从而保障法律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是新一届法官代表大会最先提出的要求,于是1,995年总统确认了《关于国家保护法官、司法保护机构、监督机构工职人员法》。另外,财政拨款成为法院走出危机和加强法院权力的出发点,1994年和1996年初通过的新法规定大幅度增加法官薪金并给予额外的优惠待遇。俄政府必须执行总统命令,即划拨资金和设备以增加法官人数,并将法院财政作为建立有秩序的联邦预算制度的首要问题。可是,当1996年预算刊登出来时,法官和法院仅得到了总统签署拨付款项的极少的一部分,拨出11.6万亿卢布支持法院整个系统意味着比上一年拨款额增加25%(实际上只达到这个数目的3/4),但这些比司法部征询意见时提出的5.5万亿卢布的1/3还要少。这期间已不存在储备用以支持如此迫切需要扩充的法官队伍和技术人员,以及修缮法院房屋或者将陪审的审判实践推广到首批的9个联邦主体。
  法院系统改革者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巩固与扩大法院权限,特别是与检察院相比较而言。审理对国家干部违法活动的起诉,成为法院活动面临的新形势。事实上,跟从前一样,向有权对违法判决提出异议的检察院投诉的公民人数要多得多,检察院在完成自身监督职能过程中受理投诉案件的权力已在1995年初《关于俄联邦检察院》中得到确认。对于这些改革者来说,没有比强化实现对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监督权力更为如此重要的了。早在1993年宪法中就明确了只有法院有权批准监禁48小时及有权对任何不受侵犯的私生活进行限制(如搜查、抄查、审讯等等),但前提规定只有在杜马对刑事诉讼法作出相应的修改之后,才能将涉及监禁程序和实施搜查方面的新法条付诸实施。因而,这条新规定并未立即付诸实施。
  三、有陪审的审判和宪法监督
  有陪审员的审判的恢复,使法院免于政治上压力。创立宪法法院,其职责是保障其他权力部门遵循基本法律。通过恢复有陪审的审判和建立宪法监督机构改革者们力图争取提高法律和律师的威信,甚至巩固“第三权力机构”。
  激进改革派认为,只有把由法官和两名非专职人民陪审员作出判决的权力转让给20名可以独立作出决定的公民,才能说服俄社会司法审判的实现即停止了对政治权力的依赖。但在实行有陪审员听审中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如:较高的成本,不合适的陪审庭(其中有许多陪审庭太小,容纳不下陪审员),还有来自检察院和警察局方面的不信任和抵制情绪。但是最终俄立法者仍在俄罗斯10个地区针对特别案件(由州法院审理的)确立了有陪审的审判(此类如死刑,较为严重的盗窃和破坏行为)。在10个这样的联邦主体国家中,这样的程序事实上开始于1992年12月的萨拉托维。据现有材料显示,不顾初始的不信任,大多数被吸引而参与到有陪审员参加的程序之中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和辩护人,也包括陪审员自己都积极肯定了这样一条经验,即陪审员参与庭审对于消除诉讼中原有起诉的偏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1996年初有陪审的审判在俄前景渺茫。它的对立方在各个不同的权力机关发起新的攻势,这次,耗资大是他们反对的主要依据。当然,在付给陪审员高额报酬的情况下(是法官日薪的一半),实行有陪审的审判制度意味着增加了普通法院诉讼程序的开支。
  如果俄罗斯的宪法法院真正的做到贯彻实施法律、总统命令以及与宪法相适应的政府法规,并且允许不同政权机构、不同级别权力机构之间产生争论,同时不过分地参与时政,那么它就不仅明显地提高了自己的威信,而且也在整体上提高了法律和法院的威望。1993年10当法院站在议会立场上反对总统时,叶利钦停止了宪法法院的活动。它的重新恢复一直拖延到有关宪法法院的新法的实施及增选了6名新法官以补充现有的13名法官。在宪法法院被停止活动的一年时间内,该法院一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在1994年7月通过了关于宪法法院的新法律,取消了法院对案件特有的政治积极性,并将法院从与较高层领导人物离职相关的案件中解脱出来。新法在许多方面依据法官们自己制定的规章,力图保持法院独立于政治之外。直到1995年2月才确定了宪法院最后一任法官的任职,并允许法院在1995年3月恢复正常工作。在1995年余下的月份里和在1996年宪法法院专职解决与1993年宪法法相抵触的各种问题。但是其它法院(包括俄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远远不能一贯地在自己的司法实践中遵循宪法法院的决定,宪法法院的职权及与其他法院相互关系问题一直未能得以解决。
  综上所述,为了在俄罗斯建立法制,有必要改变整个社会对法律和法院的看法,甚至还要改变国家公职人员和政客们对法律与法院的态度。俄社会非常清楚当前所处的局势,在1994意调查中显示了对法院17%低信任度。加之后苏联俄罗斯的政治活动家们,较之他们的前辈,对法律和法院缺乏足够关注与重视的“政府法虚无主义”,都使1996革的继续深入变得不明朗。因而期待任何显著的改革成果还为时过早,为继续这一进程需要新的法律,其中包括新的刑事诉讼程序法典和新的财力资金的补充。真正法改的实现甚至要在建立了牢固的法制基础之上还须占据10更长的时间。只有当俄罗斯政治家们开始高瞻远瞩并学会达成折意见和遵章守法,甚至以他们的地位和待遇赌胜负之时,就是法律制度及未来法制在后苏联俄罗斯建立起来的时候了。
  (本文编译自阿·卡荷拉摩恩著《后苏联俄罗斯法制发展题》)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